发布时间:2025-08-20 来源:
张培富,哲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
主要研究方向:纪检监察原理;党的纪律学
联系方式:电子邮箱zpeifu@sxu.edu.cn
主持项目:
近代留学生与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06BZX026)】
中国的科学建制与科学文化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(06JJD720012)】
中国近代科学社团资料的整理、研究及数据库建设——民国时期的综合性科学社团研究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(19ZDA214)】
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省筹科研资助与成果调查研究【山西省留学人员管理委员会办公室(200805506)】
山西省知识流动系统动力机制研究【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(011020—1)】
论文成果:
负责任创新视野下创新的社会-政治理解【自然辩证法通讯,2024(6)】
21世纪中医的创新发展——从文化与建制庇护下中医生存谈起【 工程研究——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,2023(01)】
科技当自强【民主与科学,2023(01)】
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文化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2(05)】
科学与社会视野下的科学精神【科学与社会,2021(03)】
试析技术人工物结构-功能进化关系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,2021(03)】
一种基于工程师的科学体制化研究何以可能【自然辩证法通讯,2021(07)】
新时代人民政协“求同存异”的新使命【民主与科学,2018(04)】
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 建设新时代参政党事业【民主与科学,2018(01)】
留学生与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【买球的app软件下载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,2017(03)】
竺可桢的科学文化实践轨迹与社会使命——以竺可桢担任的社会职务为线索.【南开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3(02)】
从中国科学建制到中国科学文化【买球的app软件下载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2008(05)】
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观照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【求索,2007(05)】
被动选择还是主动选择——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,2007(04)】
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【科学管理研究,2000(06)】
获奖情况:
专著《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—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》,2012年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、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。
专著《多元视野中的化学》,2006年获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研究报告《建设重点学科 创建国家基地 培养高层次人才》,2001年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专著《化学教育史》,1998年获山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。